招安,向来是一条极其凶险的道路。对于那些落草为寇的山贼而言,接受朝廷的招抚,也许意味着建功立业,平步青云;但同样很可能成为前线的炮灰,在刀兵中命丧沙场。梁山好汉就是最典型的例子。他们接受了招安之后,随即被迫为朝廷征战四方,东征西讨,先后平定了另外三股强大势力。然而,伴随胜利而来的,却是惨重的牺牲。尤其是在最后的江南征伐方腊之战中,梁山将士折损高达七成之多。最终能跟随宋江凯旋回京、接受封赏的,仅仅只有二十七人。事实上,在更早之前,梁山军在征讨淮西王庆时,已经显露出衰败迹象,将领人数不断减少,只是宋江等人并未及时察觉。
在攻打河北田虎时,梁山军一度风光无限,收纳了二十位降将。其中第一位归顺的耿恭,本想凭借忠心立功,但却在最后的混战中意外被乱马践踏而亡。这样一来,河北降将实际只剩下十九人。他们分别是乔道清、孙安、马灵、卞祥、山士奇、叶清、琼英、唐斌、文仲容、崔埜、金鼎、黄钺、梅玉、金祯、毕捷、潘迅、杨芳、胡迈和冯升。这十九位降将,几乎无一例外都追随梁山南征北战,然而到了淮西之战,他们中竟有十四人战死沙场。令人痛心的是,这些牺牲之人却无人提及,仿佛从未存在过,世态之冷漠可见一斑。
展开剩余60%在隆中山一战,抱犊山的三将最先迎来悲惨结局。王庆帐下大将縻貹手持巨斧,力大无穷,与梁山猛将索超大战五十回合,不分胜负。随后在混战之中,他竟接连斩杀文仲容与崔埜。唐斌见势不妙,奋勇相助,仍在荆南城下被縻貹与马勥合力击杀。至此,三兄弟抱犊山之将,悉数战死。另一边,纪山五虎之一的袁朗,以一敌二,设下诈败之计,先是将金鼎劈得粉身碎骨,又生擒黄钺,最终二人皆亡。除此之外,孙安麾下的七位副将——梅玉、金祯、毕捷、潘迅、杨芳、胡迈与冯升,在攻入南丰城时不慎落入陷马坑,连同五百名士兵一同惨死,场面之惨烈令人动容。更有猛将山士奇,被酆泰仅十回合便斩杀,幸而卞祥随即奋起复仇,将酆泰击毙。然而,卞祥自己随后却在与毒焰鬼王寇烕交战时,被烈火焚身坠马,终被乱军所杀。
当王庆之乱平定后,梁山军班师回朝,原以为血战立功能换得荣誉与厚赏。但结果却令人心寒。朝廷重赏的,并非这些出生入死的好汉,而是陈瓘、侯蒙、罗戬等高高在上的官员,他们不仅加官进爵,还得到了无数金银绸缎。而宋江等梁山英雄,却因蔡京、童贯等奸臣的几句话,几乎无功受赏,待遇寒酸。至于那些在沙场拼命而死的十四位河北降将,更是无人提起,仿佛他们的存在从未被铭记。这样的结局,让人不得不感叹世道人心之凉薄,世风败坏至此,实在叫人悲叹。
全文共约 460字 。
发布于:天津市配资网首页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